开发常用术语释义
1. 编程语言
人的语言可以分为汉语、英语、法语等等,计算机的语言同样可以分为 java、php、html 等等,这些语言就是编程语言。不同的程序员会的语言不同,每一种语言都需要单独学习。
2. 程序
通过编程语言给计算机下达任务,让它理解我们要做什么。用编程语言给计算机/手机下达的任务书就是程序。
3. 数据类型
编程语言中用来区分数据格式的标记,如记录数字和记录汉字就要使用不同的数据类型。
如:
整数类型:int
浮点型(小数类型):float、double
字符串型(单词、句子型):string
布尔型:只包含是和否两个值
4. 变量
没有固定值的量,例如:定义一个变量 X 表示绘本名称,那 X 可能叫《我不喜欢哭》,也可能叫《鳄鱼妈妈》。即用一个单词表示物体的一个属性,如上面说的绘本标题。
5. 接口
电脑需要调用手机里面的信息,这时候你会拿一根数据线将电脑手机连接起来,电脑和手机上连接数据线的接口就是传说中的 API 接口──即获取数据、获取某种功能的通道。
如在 pro 小程序中要想在前端展示文章,那么在定义完文章标题的字号、颜色等等后就需要设计师提供给接口获取具体的文章内的文字,常说的 API 就是接口的意思。
6. 客户端(前端)和后台
客户端是用户使用软件时能够看到的软件界面,后台是控制前端内容、功能的控制器,一般给软件开发者使用。
7. 写死和后台传过来
写死就是程序员直接在 html 代码中直接把具体文字写出来,想修改的话只能在代码中进行修改,后台传过来就行。程序员在 html 代码中不写具体文字,而是写一个变量,这个变量可以在后台修改成不同的内容。
例如,要设计一个管理不同城市分公司的软件,需要一个下拉选择框切换不同城市的分公司,这个需求在技术上有两个实现办法:将城市数据放在服务器上,前端通过接口获取服务器的数据显示出来。直接将所有城市的名称写在前端,也就是写死。
第一种方案比较灵活,当城市数据有变化(在新的城市成立了新的分公司)可以在后台直接添加,前端不需要做修改。缺点是需要开发相应接口,有一定工作量。第二种是比较快速的办法,省去了开发接口的工作量。
具体使用哪种方案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如广告位的图片就不适合写死,而是要开发对应的接口能够在后台灵活更换修改。像导航栏中部的页面名称的文字一般不会有变化就可以直接写死。
8. 服务器
提供服务的机器,如微信的服务器就提供了聊天、传文件、视频、朋友圈等服务,用户连接服务器(登录)后由服务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再返回给用户结果,而不是在用户自己的电脑/手机上处理。
9. 数据库
储存用户信息、软件内容的地方,保存一切数据的仓库。
如我们 小助手科技官网的新闻专栏文章就保存在自己的数据库中,上次出问题打不开文章就是数据库出了问题,其余链接式的文章是保存在微信的服务器上,我们链接到微信的服务器上他为我们提供浏览文章的服务,数据库是服务器的一部分。
10. 类、对象、抽象和实例
抽象在技术术语里的意思是提炼出一个通用模板,然后基于模板做具象化的实现。
例如:在现实世界中关于人的分类,会有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如果将这个具体的分类抽象出一个类别,得到的抽象结果就是人。所以,人就是一个抽象出来的分类,也就是技术术语里面的「类」。
在编程语言的世界中,通过程序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时,使用的就是抽象的方法,将一类事物抽象成一个类。有了类以后就可以根据类具体出实例,如根据「人」这个类可以具体出老人、小孩,这样的人就叫实例。
11. 程序员说的「打印」
在调试程序或开发测试的时候经常出现打印这个词,程序员口中的打印不是用打印机打印出文字或图片,而是表示结果输出。这个输出不是输出到现实世界的纸张上,而是把程序运行的结果输出到他的电脑屏幕上,进而查看程序运行是否正确。这个把程序运行的结果输出到屏幕上的过程就叫打印。
12. 架构和框架
架构和框架是程序员经常提到的两个技术概念,在工作岗位上也有架构师这一岗位。
我们通过举例来理解这两个概念,例如:修建房屋时会有一个总设计师负责设计整体蓝图和规划,这个工作就可以理解为架构师的工作。
架构设计好后,继续进入具体施工的环节,施工时可以完全自己设计装修方案,也可以使用一些现有的比较成熟的装修模板来套用,这里的装修模板就是框架。框架就是使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框架简化开发过程,降低复杂度、减少工作量。现在很多软件的开发都会使用一些比较成熟的开发框架代替纯自主开发来提高效率。
13. 控件和组件
任何一个网页或 APP 都是由大量的输入框、按钮、图文展示框组成的,这些组成页面的最小元素就叫控件。一个按钮是一个控件,一个输入框也是一个控件。
而组件是一种功能更全面的升级版控件,可以把组件理解成多个控件的组合。如 tab 栏就是一个组件,它是由图标、文字、按钮等组成的。
14. 进程和线程
经常听程序员讨论进程和线程,如涉及到一些复杂功能的时候程序员会说已经同时开了几个线程在处理了。
还是通过实例来说明,例如:我们点击一个 APP 的启动图标,手机的操作系统就会给这个 APP 分配运行资源(CPU和内存),分配好后这个 APP 就会开始运行。这里说的 APP 运行就是一个进程,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正在运行的 APP 都是一个进程,如我们同时打开的微信和淘宝,那么就同时存在两个进程。当手机的 cpu 资源或内存不足时就会关闭当前没有正在使用的进程(APP),进程就会被终止,对应的 APP 也就关闭了。
相对于进程,线程是一个更小的程序运行单位。一个 APP 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如负责发送聊天信息的线程、负责连接网络的线程。APP 之所以能够同时完成很多功能就是因为存在多个线程,多个线程可以保证系统资源被合理地分配和利用。
15. 脚本
脚本这个词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程序员有时候就会说「弄一个脚本统一处理一下」。脚本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一般用来代替人工重复的操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固定格式的表格,来把绘本信息导入到数据库中,就是使用了脚本。
脚本一般没有图形界面,通过代码命令的形式使用,脚本一般是程序员使用的。
想了解更多?现在就开始免费体验